2022年国内外“碳中和”八大事件年终大盘点

导语

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不言而喻。刚刚过去的2022年,我们不仅目睹了北半球夏天的极端高温与森林起火事件,还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发布的数据,得知我国在2022年夏季,平均气温达到自1961年以来的历史最高点。当下,尽管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趋势也没有改变,面向碳中和的国际进程不可逆转。

盘点2022一年的时间,无论是中国的新能源大基地建设,还是美国数千亿的气候法案补贴或者欧洲的清洁能源替代计划,都说明全球在碳中和领域逐步形成共识,这对未来的发展一定是极好的。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前瞻未来。

接下来,小编梳理了国内外在2022年双碳领域的八大新闻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变局中,登高望远;在纷扰中,洞悉大事。重大事件很多,难免有遗漏。欢迎有心者在评论区留言提醒小编哦。)




一、国内篇

1. 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集体学习,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

(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在1月24日下午就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注重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整体和局部的关系、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2.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已构建,“双碳”工作取得良好开局



(图源: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专题的新闻发布会)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作出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两年来有关双碳工作稳步推进,统筹协调机制和“1+N”政策体系构建实施,相关工作开局良好。”——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司长刘德春

发布会上,记者有提问近两年来我国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上取得了哪些成效?

对此,刘德春这样说:一是建立统筹协调机制。中央层面成立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国家发展改革委切实履行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强化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二是构建“1+N”政策体系。自2021年10月24日发布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10月26日由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各省(区、市)都在陆续制定符合地区的碳达峰实施方案。三是稳妥有序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实施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规划建设4.5亿千瓦大型风电光伏基地。


3.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发电,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建成。



(图源:新闻联播)

12月20日,白鹤滩水电站最后一台机组顺利完成72小时试运行,接下来将正式投产发电。至此,白鹤滩水电站16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全部投产发电,标志着我国在长江上建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

国家能源局表示,白鹤滩水电站全部建成投产,对我国水电开发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拟依托流域梯级水电调节能力,通过多能互补、一体化开发等方式,带动周边6000万千瓦以上的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开发,进一步打造金沙江下游清洁能源走廊,为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4. 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建成投产,首批零碳电池出炉。



(图源:远景科技集团零碳产业园)

远景科技集团首创“零碳产业园”模式,计划落地鄂尔多斯,并于2022年4月8日正式建成投产。

远景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集成了绿色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成为绿色工业革命的基础单元。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零碳产业园模式的成功,预计着每年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亿吨,有助于中国实现区域平衡发展和共同富裕。

与此同时,4月22日,远景科技集团旗下的远景动力发布了国际首批“零碳电池”并获得权威认证,为全球领先电动汽车OEM提供零碳电动化转型支持。


二、国际篇

1.美国《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生效,对气候转型的投资高达3690亿元。



(图源:拜登签署《通胀削减法案》)

当地时间8月16日,美国总统乔·拜登签署了总价值为7500亿美元的《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令该立法正式生效。该立法的内容包括应对气候变化和扩大医疗保健覆盖范围等。白宫表示,该立法拨款3690亿美元用于能源安全和气候投资,旨在到2030年将碳排放量减少40%。


2.延期两天的COP27终于落幕。



(图源:视听中国)

11月6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二十七届会议(COP27)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

本次大会以“落实”为主题,经过缔约方的艰苦谈判,就《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落实和治理事项通过了数十项决议,围绕减缓、适应、资金、损失与损害等方面达成了一揽子相对平衡的成果。

期间,中方向《公约》秘书处正式提交了《中国落实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进展报告(2022)》,体现了中国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决心和努力。


3.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加强氢能、储能、风光合作,构建能源立体合作新格局。



(图源:新华社)

当地时间12月9日,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举行。

峰会发表了《首届中阿峰会利雅得宣言》,还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拉伯国家全面合作规划纲要》以及《深化面向和平发展的中阿战略伙伴关系文件》。此次出访期间,习近平主席将特别提出“构建能源立体合作新格局”,为中阿能源合作开新局。

其中,构建能源立体合作新格局内容包括:中国将继续从海合会国家持续大量进口原油,扩大进口液化天然气,加强油气上游开发、工程服务、储运炼化合作。

充分利用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平台,开展油气贸易人民币结算。加强氢能、储能、风电光伏、智能电网等清洁低碳能源技术合作和新能源设备本地化生产合作。

设立中海和平利用核技术论坛,共建中海核安保示范中心,为海合会国家培养300名和平利用核能与核技术人才。


4.欧盟达成协议,将从2035年起禁止生产新的燃油车。



(图源:意大利新华时报)

欧盟委员会(负责起草新的法律)、欧洲议会(批准新的欧盟法律)和各成员国在当地时间10月27日达成协议,同意到2035年,欧盟范围内销售的所有新的小型汽车和轻型商用车的碳排放降为零。


来源:Treelion,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